代用茶检测包含哪些必检项目及标准?

检测标准 23

问:代用茶检测必检项目有哪些?国家标准要求解析

代用茶检测包含哪些必检项目及标准?

答:

一、标准名称

1. GB/T 31740.1-2015《代用茶 第1部分:分类》

2. GH/T 1091-2014《代用茶》

3. GB 2762-2022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》

4. GB 2763-2021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》

5. GB 29921-2021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》

二、标准内容

一、GB/T 31740.1-2015《代用茶 第1部分:分类》

该标准明确代用茶的分类依据,包括原料来源、加工工艺及形态。原料分为叶类(如桑叶茶)、花类(如菊花茶)、果实类(如枸杞茶)、根茎类(如甘草茶)及混合类。理化指标要求水分含量≤12.0%,总灰分≤8.0%。

二、GH/T 1091-2014《代用茶》

行业标准规定代用茶的原料需符合无霉变、无虫害要求。感官指标包括色泽、香气、滋味及形态。污染物限量引用GB 2762,要求铅(Pb)≤5.0 mg/kg,总砷(As)≤2.0 mg/kg。微生物指标中霉菌≤50 CFU/g。

三、GB 2762-2022《食品中污染物限量》

明确代用茶中重金属及毒素的限量:铅(Pb)≤5.0 mg/kg,镉(Cd)≤1.0 mg/kg,总汞(Hg)≤0.1 mg/kg,无机砷(As)≤0.5 mg/kg。

四、GB 2763-2021《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》

涵盖代用茶原料种植环节的农药残留控制,要求毒死蜱≤0.05 mg/kg,啶虫脒≤0.2 mg/kg,多菌灵≤3.0 mg/kg,联苯菊酯≤5.0 mg/kg。

五、GB 29921-2021《食品中致病菌限量》

规定沙门氏菌(0/25g)、金黄色葡萄球菌(≤100 CFU/g)、大肠菌群(≤100 CFU/g)的限量要求。

三、检测项目要求

1. 感官检验:依据GH/T 1091,通过目测、嗅觉及味觉评估代用茶形态、色泽、气味及滋味是否正常。

2. 理化检测:使用烘箱法(105℃恒重)测定水分,高温炉(550℃灰化)测定总灰分,需符合≤12.0%及≤8.0%的限值。

3. 污染物检测: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(AAS)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(ICP-MS)检测铅、镉、砷、汞,数据需匹配GB 2762要求。

4. 农药残留检测:通过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仪(GC-MS)或液相色谱-串联质谱仪(LC-MS/MS)定量分析毒死蜱、啶虫脒等农药残留。

5. 微生物检测:按GB 4789系列标准进行沙门氏菌(选择性增菌法)、金黄色葡萄球菌(Baird-Parker平板法)及大肠菌群(MPN法)检测。

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作用

代用茶生产企业需委托具备CMA/CNAS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完成上述项目检测,确保数据权威性。第三方检测机构通过标准化流程(采样-前处理-仪器分析-数据审核)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报告,为产品质量背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