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疗器械检测报告应联系哪些认证单位?(附名单)

检测报告 11

医疗器械检测报告需要联系哪些认证单位?企业在申报注册时,常因认证体系复杂、机构职能交叉产生困惑。不同产品类型、销售区域对检测资质要求差异显著,选择合规的认证机构直接影响产品上市周期。下面实测检测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:医疗器械检测报告应联系哪些认证单位及推荐名单。

医疗器械检测报告应联系哪些认证单位?(附名单)

一、国内医疗器械检测必须对接哪些官方机构?

1.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(NMPA)

NMPA直属的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(CMDE)负责高风险三类器械的注册检测。企业需提交产品技术文档、生物相容性测试数据等核心材料,通过专家审评后方可取得注册证。

2. 省级药品检验所

各省药监局下属检验所承接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检测,例如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、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。检测范围涵盖电气安全、电磁兼容(EMC)等基础项目,平均周期为45-60个工作日。

3.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(中检院)

承担IVD试剂、植入材料等特殊产品的生物安全性评价,需提供ISO 10993系列全套测试报告。中检院同时负责国家级监督抽检任务,企业需配合完成年度合规审查。

二、出口医疗器械需通过哪些国际认证机构?

1. 美国FDA认证

510(k)、PMA两类申报路径对应不同检测要求。企业需委托FDA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完成性能测试,并通过QSR820质量体系现场审核。推荐合作机构包括UL Solutions、SGS等。

2. 欧盟CE认证

需选择欧盟公告机构(如TÜV南德、BSI)进行MDR法规检测。重点审核临床评价报告(CER)、风险管理文档,认证周期普遍超过12个月。

3. 其他区域认证主体

日本PMDA要求JIS标准检测,韩国MFDS强制实施KGMP体系认证。东南亚市场需通过东盟医疗器械指令(AMDD)合规性评估。

三、第三方检测机构在认证流程中承担什么角色?

具备CNAS、CMA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可提供预检测服务,帮助企业提前识别技术缺陷。以实测检测为例,其建立的FDA 21 CFR Part 11合规实验室,可完成灭菌验证、老化试验等134项检测项目,检测成本较官方机构降低20%-35%。

四、如何选择认证单位提升检测效率?

优先选择与目标市场监管机构互认的检测机构

核查实验室的认可范围是否包含产品具体检测标准

评估机构的历史项目通过率及加急服务能力

确认检测报告能否直接用于注册申报

以上就是关于医疗器械检测报告应联系认证单位的全部内容,实测检测作为专业第三方检测机构,拥有12个国家的资质互认协议,可同步完成多国检测认证,缩短企业30%以上的市场准入时间。